1、成本、安全、低温性能优异配资行业第一门户,加快钠离子电池商业化应用
宁德时代自2021年7月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160Wh/kg)后,2024年10月推出骁遥超级增混电池,通过钠电与磷酸铁锂混搭技术实现400km续航和4C快充。该电池已搭载于理想、阿维塔等品牌车型,2025年将扩展至吉利、奇瑞等近30款增混车型。其第二代钠电池计划2025年量产,能量密度突破200Wh/kg,接近磷酸铁锂水平,快充15分钟可充80%。
钠离子电池在量产后具备原料成本优势、高低温环境下更好的容量保持率、优异的倍率性能以及卓越的安全性能,但能量密度较低,循环寿命有待提升,有望在特定场景实现部分替代。钠离子电池性能相对于铅酸电池实现了全方位超越,有望在规模化降本后实现替代。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配资行业第一门户
优秀的电解液电导率使得钠离子电池具有出众的倍率性能。宁德时代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在常温下充电15分钟即可达到80%的电量,中科海钠制造的钠离子电池能够在12min充电至90%,充电速度高于锂离子电池和铅酸电池。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钠资源储量丰富且分布均匀,成本低廉,是钠离子电池备受重视的关键因素。将钠资源与锂资源对比来看,钠元素地壳丰度为23,000ppm(2.30%),而锂元素地壳丰度仅约为17ppm(0.0017%),锂离子中常用的镍、钴在在地壳中储量也较低,约在90ppm(0.009%)、30ppm(0.003%)左右的水平。此外,锂资源在全球分布不均,有相当一部分集中在南美洲。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23年1月发布的数据,全球锂资源量约9,800万吨,其中,中国锂资源量约680万吨,约占全球7%,排名第六;全球锂资源储量约2,600万吨,其中,中国锂资源储量约2,000万吨,约占全球8%,排名第四。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资源价格来看,上海钢联数据显示,2022年锂价上涨了1倍,碳酸锂最高达到59万元/吨,氢氧化锂最高达到58.4万元/吨,成为锂电池发展的卡脖子资源,2025年以来又大幅度下跌;相较之下,碳酸钠价格在3,000元/吨左右,成本低廉。在此背景下,发展无资源限制的钠离子电池符合资源安全的战略需求,也对新能源电池体系降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车端、两轮车、大型储能领域渗透率逐步提升
对于A0/A00级车以及混动车型,纯电续航普遍在400km以下,锂电池在低温下续航打折较多,采用钠电在保证续航的同时,提升了电池低温性能表现。同时A0/A00车型售价普遍较低,对成本要求较高,钠电未来降本有潜力。二轮车电池:安全性能好,逐步替代锂电池和铅酸电池。两轮车市场成本和安全是主要的考虑点,钠电池相较锂电池具备安全不易燃与原材料价格波动小的特点,相较铅酸电池具备性能更优的特点、是国内强化火灾监管与严控整车重量的条件下、满足消费者续航与性能要求的更优解,也是国外电摩品牌出海的破局点。2024年铅酸电池市占率8成以上,铁锂和锰酸锂占约2成。新国标将搭载铅酸电池的电动自行车重量限制在63公斤以内,而搭载非铅酸电池的电动自行车,重量限制在55公斤以内。钠电依托良好的低温和安全性能将逐渐抢占锂电池市场,同样续航下钠电比铅酸更轻,价格相似,钠电有望进一步抢占部分铅酸电池市场。储能电池:多维度优势。西北等地不同季节温差较大,对储能电芯低温性能要求较高,同时锂电池起火事故的发生,也让安全性成为重要的考量之一。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随着复合磷酸铁钠正极钠电池循环寿命的提升到8000次以上,钠电在储能领域从早期的户储产品逐渐进入到大储应用。预计未来动力电池和储能依托于较为成熟的层状氧化物结构优先放量,同时带动原材料价格下降,后续二轮车、储能场景也有望逐渐放量。如果成本能继续下降,未来几年,年钠电需求可能达数十GWh,带动万吨级别的钠电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需求,下游整体需求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ppeng)配资行业第一门户
配资头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