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有崇拜魁星的现象,尤其是古代民间配资公司,很多读书人都崇拜魁星,认为崇拜魁星就可以一举高中,独占鳌头。也就是说,民间崇拜魁星只是一种功利主义的体现,却并非无功利的崇拜。
魁星的形象很特别,简直就像凶神恶煞。他右手拿着朱笔,左手拿着墨斗,一只脚踩在鳌头上,另一只脚抬起来,上面有北斗七星。有的魁星左手拿着官帽,右手捉笔,点中谁谁就可以戴官帽。魁星长得并不好看,但成为很多知识分子崇拜的神。隋唐以后有了科举考试制度,很多民间的知识分子都想要通过科举考试一举夺魁,进入官场,光宗耀祖。而关于魁星的崇拜,在宋代才兴起,和科举考试兴盛有关系。民间知识分子崇拜的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是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叫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读书人都郑重地祭拜。明清两朝产生了魁星塔、魁星阁、魁星楼等建筑,体现了民间文人崇拜魁星的现象。“魁”字中间有一个“斗”字,和魁星形象有关系。有的魁星左手拿笔,右手拿墨斗,就像在跳舞,而这样的形象正好和“魁”字象形。人们都认为考中状元的人一定是魁星转世,也一定拜过魁星。很多贡院的第一层院子里就有魁星阁,考试的书生进入贡院,第一要务就是参拜魁星阁里的魁星。不仅贡院中有魁星阁,而且民间也有魁星阁,上面有很多雕塑,也有很多吉祥的图案,有魁星点斗、天官赐福等画面,也有一些独占鳌头、指日高升等字眼。
展开剩余73%宋代张元干的《感皇恩·寿》词写道:“绿发照魁星,平康争看。锦绣肝肠五千卷。” 元 代刘壎的《隐居通议·造化》写道:“淳熙中,殿试进士,有邓太史者告周益公,魁星临蜀。”魁星就是北斗星官,也是人们崇拜的文曲星,形貌并不好看。人们普遍认为包拯是文曲星转世的形象,还认为很多有才华的诗人或作家都算是文曲星转世的形象。但文曲星只有一个,并不能转世成为很多人,很有可能只是人们牵强附会的说法。或者说人们认为写作能力很强的人粘了文曲星的边儿,算是一种民间信仰的泛滥体现。很多文曲星的形象是不同的,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都有文曲星信仰的传统,却雕塑的形象各个不同,大多都是牵强附会。古代书生信仰文曲星,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科举考试不是他们说了算的,他们要刻苦攻读,甚至“头悬梁。锥刺骨”。可是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他们的文章要接受主考官的点评,而他们并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主考官很可能根据个人好恶来点评书生的文章,却并不一定做到客观公正。如此一来,科举考试就具有了很大的随机性,而民间的书生并不能把控这种随机性,就觉得参加科举考试有种任凭命运选择的意思。即便很多书生非常用功,写文章也不错,在科举考试中也不能高中头名,不能脱颖而出,却名落孙山,只能等三年再考。
刚开始设置的时候,科举考试比较公正,起码可以选择民间的知识精英,让他们进入权力系统,帮助皇帝治理天下。民间的书生非常重视科举考试,把科举考试称为龙门,而他们自己成了鲤鱼,只要能越过龙门,就可以化身成龙,飞腾在天。古代社会是农耕文明的社会,重视农业耕种,而不重视经商。人们想要出人头地,就要做官,或者说做官是人生最大的成功,也是人生最好的归宿。《水浒传》中的宋江即便做了草寇,也仍然心心念念,接受招安,为众兄弟谋一个“封妻荫子”的结局。农民要想改变自身的命运,就要花费三代以上人的努力,才可以供养一个书生,让书生去参加科举考试。而科举考试淘汰率很高,主要目的在于耗费民间知识分子的精力和时间,让他们把毕生的时间都耗费在科举考试上。只要民间的知识分子为了科举考试而读书,就不会发现社会矛盾,也不会鼓动农民造反。科举考试中考中的几率非常低,以至于很多书生产生了迷信思想,因为他们不能把控自己的命运。虽然他们可以把控自己的笔,可以写出自认为不错的文章,但他们并不能把控主考官的意见,也就是不能决定自己考试的分数。当人不能决定某些事情的时候,就会听凭命运来决定,而主宰命运的就是神灵。主宰书生命运的是魁星,哪怕是牵强附会的一种说法,书生们也仍然会崇拜魁星,要让魁星给自己带来好运。
不过魁星那种张牙舞爪的样子,那种凶神恶煞的脸庞,怎么说都无法和温文尔雅的知识分子联系在一起。于是就有了魁星手里的朱笔和墨斗,有了魁星脚踩的鳌头,和另一只脚上的北斗七星,似乎一切都是隐喻,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就像人们过年说吉祥话一样,哄得人人都快乐,但事实怎样,就不受人们支配了。民间的知识分子虽然都有修齐治平的理想,都要向圣人看齐,都想要进入权力系统做官,但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要想获得好的命运,就要获得神灵的帮助,而主管天下文运的就是魁星。拜了魁星的知识分子似乎如有神助,其实只是一种心理安慰。中国古代没有心理学体系,甚至不知道什么叫心理学,只有“攻心为上”的兵法、战术,有辩士们的心理战,却并没有形成体系,也没有在社会上流行开来。皇帝用神权统治人们的头脑,以至于很多人都迷信神灵,认为“举头三尺有神灵”。按理说民间的知识分子学习知识和文化,应该讲究科学,而不应该迷信。但他们学的书本偏偏不讲科学,也没有民主精神,有的只是统治阶级的愚民思想。他们读了这样的书本,就会受其毒害,不但认为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是必须的,最终实现做官的人生理想,就算是达到人生的高峰,没必要著书立说。倘若从官场退下来,不管是被贬还是主动辞官归隐,都可以写诗作词,回归田园,也可以著书立说,成为某些学派的宗师。但他们仍然会崇拜魁星,认为学了文化,就要走文化这条道路,吃文化这碗饭,当然就要崇拜主宰文运的魁星,其实还是在专制体制之下,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一种体现。
民间出现了崇拜魁星的现象,主要还是没有民主和科学精神的体现。在专制制度之下,皇帝和官员总揽大权。民间知识分子要想获得话语权,就要进入权力系统做官,而进入权力系统的唯一门槛就是参加科举考试,要接受朝廷的选拔,但他们并不能自己做主民间配资公司,就要迷信魁星,希望魁星给予自己好运。看似是迷信,其实背后是知识分子的愚昧和悲哀。
发布于:河北省配资头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